找到相关内容2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有关“法住智”与“涅槃智”的精彩回应

    的禅法系统,二者将“法住智”放在十六观智其中的哪一个位阶,也是不相同的。所以后来有人用这点来大作文章,把重点放在“到底哪一个观智是‘法住智’?”而以某一特定见解的孤例来批评导师对于“法住智”的解释是...可以说是“不必然”。  从部派论义来看,声闻禅法中以《清净道论》为主的南传禅法,讲五清净、十六阶智(前面的戒清净、心清净的二清净,属于戒学与定学),以西北印有部为主的北传禅法则说四双八辈的知、断、证、修。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457496.html
  • 内观智慧禅 (Vipassana )

    修习智慧禅上,观力和定力互为增长。   智慧的进展次第即“十六观智”:身心名色分别智;名色关系缘智;三法印智(即法住 智);弱的生灭随观智及成熟的生灭随观智;5.坏灭随观智;……11.(见空性后的)...,这种直下体验无常的智慧称为“无常观智”。   苦有三种:   1. 身心苦苦──坐了太久,身体疼痛是身苦;坐久了没有成绩而沮丧是为心苦。   2. 坏(灭)苦:──因为执著喜欢的感受,一...

    Sujiva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579063.html
  • 禅观教学的“传统”与“现代”——“传统宗教的实修体验”

    ,后得“涅槃智”的慧学的必然次第也是相同的。说得近一点,比较《清净道论》的觉音论师与当今帕奥禅师的禅法系统,二者将“法住智”放在十六观智其中的哪一个位阶,也是不相同的。所以后来有人用这点来大作文章,把...法住智”,再到“涅槃智”,一定要具足这两个程序。所以我认为这个观慧得证的次第是“必然”的,不可以说是“不必然”。   从部派论义来看,声闻禅法中以《清净道论》为主的南传禅法,讲五清净、十六阶智(前面的戒...

    昭慧 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4067692.html
  • 博学、严谨、慈悲、自在的菩萨典范

      博学、严谨、慈悲、自在的菩萨典范   —— 侧写帕奥禅师   释昭慧   缅甸帕奥禅师(Pa Auk Sayadaw),现年七十五高龄。所授禅法,依据《清净道论》中三学、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,强调禅修者应以“戒清净”为定、慧二增上学之基础。教导禅者依“安那般那念”(出入息观)或“四界分别观”入门,遍修奢摩他及各种入禅业处,得具四禅八定之后,再以“色、名”业处,“缘起”,“相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2990892.html
  • 邪见的厉害性

    这是觉音在[清净道论]所讲的十六观智,它是依七清净法,即戒清净,心清净,见清净,度疑清净,道非道智见清净,行道智见清净及道智清净来讨论的。 正见是起点,也是终点,这八支圣道是朝向苦灭的道路... 下面我们看佛如何引导输屡那生起正见与观智,以下举[相应部]的经文,读者可慢慢看慢慢想﹕ 「(佛问﹕)输屡那!汝意如何?色(各种物体,包括身体)是常耶?是无常耶?   (输屡那答﹕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邪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252112659.html
  • 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

    肯定,颁布大业处阿阇黎(大禅师)的荣誉。所授禅法,依据《清净道论》中三学、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,强调禅修者应以“戒清净”为定、慧二增上学之基础。  以上这段禅师的简介,目的是在说明禅师的修学严谨,并...地点在大斋堂,时间是早上九点到十点,下午二点到三点则在大禅堂,主要以缅语给男众行者小参。   十六、放香调剂身心  在帕奥禅林禅修是没有北传禅堂所谓“放香”的日子,除非生病必须外出就诊(禅林每逢周日...

    法味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046927.html
  • 巴利文词汇集

    清净 六、行道智见清净 七、智见清净 十六观智:一、名色分别智 二、缘摄受智 三、思惟智 四、生灭随观智 五、坏灭随观智 六、怖畏现起智 七、过患随观智 八、厌离随观智 九、欲解脱智 十、审察随观智 十一、行舍智 十二、随顺智 十三、种姓智 十四、道智 十五、果智 十六、省察智 十二因缘-在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世中,因果作用的方式。又称十二缘起支。即:过去世的无明(愚痴)、行(行为;业)为因,造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39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首先必须严持戒律,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禅业处,拥有某种程度的定力后再转修观禅业处,次第成就七清净及十六观智,乃至断除烦恼、现证涅槃。   二、修习止观的必要性  (一)四种根基   佛陀依据...次第成就的观智可分为十六种,即:名色识别智、缘摄受智、思惟智、生灭随观智、坏灭随观智、怖畏现起智、过患随观智、厌离随观智、欲解脱智、审察随观智、行舍智、随顺智、种姓智、道智、果智、省察智。其中能够断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从《七十七智经》看“法住智”之意义

    ,对法住智的观是vipassanA-paTivipassanA (对[前面的]观作观)。[27]Bhikku Bodhi在注释此经时说明这是《清净道论》十六观智的第五观智──“坏随观智”,是已成熟的... 吉藏《大乘玄论》卷4(大正45,62a22-b16)说:“七十七智者:生缘老生,不离生缘老死。初是正观智,次是审法智。又正观智简无因,审法智简异邪因;三世各二为六,此六是法住智。次一是泥洹智。法住为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3554817.html
  • 论究“有灭涅槃”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

    书中,则透露出要行菩萨道的修行者,依十六观智的次第来说,不能超过“行舍智()”,[40]这可能跟《清净道论》对“行舍智”的诠释有关,因为《清净道论》有古师说:“初名欲解脱智,中名审察随观智,后达顶点而...非泛指一切,而实是指闻思修的过程中,以十六行相的“灭谛四行相”为所缘境,也就是共相观的灭智四行相,其所得结果,有部认为异生同样获得见灭,只差别有无亲身经验而已。另一方面,若以圣者来说,也许即同于《解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2656274.html